6月4日凌晨,甘肅省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調度指揮中心響起了急促的“120”急救電話鈴聲,從鈴聲響起那刻,便展開了一場由“120-110-119”三家單位聯動的生命接力,最終成功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。
凌晨0時32分,“120”值班調度員趙國菊像往常一樣,快速接起了一通急救電話,電話中一男子自稱是新疆人,35歲,獨居,懷疑腦出血需要急救,趙國菊聽到男子聲音虛弱,在短暫的進行了問詢且反復確認了患者所在地址之后,用時1分鐘就派出了就近的急救分站,趙國菊對患者的病情、獨居的不利影響進行了研判,認為病人病情緊急、時間緊迫,在派出車后繼續耐心詢問患者的病情,并給予專業的電話指導,囑咐其不要亂動、等待救護車到來。另一邊,省中心醫院急救分站急救醫生甄兆兵、護師王亮、急救車駕駛員趙文文車組在接到派診后1分鐘出發,用時6分鐘于0時40分到達現場,準確地找到了患者住所,但撥打呼救電話已無人接聽,反復敲門也無人應答,情況緊急。救護人員立即上報調度指揮中心,調度員即刻聯動“110”合成作戰指揮中心請求協助,經醫警現場商議,決定現場聯動“119”指揮中心,請求協助破門。最終在三方聯動的共同努力下,成功破門見到了患者,但此時患者病情加重,意識不清,呼之不應,平躺在地上,身旁有大量嘔吐物。急救小組立即對其進行全面檢查,展開醫療救治,初步診斷為昏迷待查,懷疑腦血管意外。在維持平穩的生命體征后,于1時37分,迅速將患者轉運至就近的甘肅省中心醫院,途中聯系醫院卒中中心開通急救綠色通道,做好接診準備,1時43分,患者被平穩安全送達中心醫院,神經外科緊急為患者實施了鉆孔引流手術。目前患者病情平穩,還在醫院住院接受進一步治療,期待他早日康復。
院前急救工作往往是病情危急、情況復雜,醫護人員除了要具備敏銳的信息捕捉能力、快速的反應能力、專業的醫療救治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等專業素養外,還應遵守規范的工作流程,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,在此次事件中,120-110-119三方快速、高效、一致的聯動,也是患者能夠被成功救治關鍵的一環。甘肅省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信息調度科負責人表示,“緊急情況下的社會聯動,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環節。”而良好的聯動效果則基于日常的機制建立和定期溝通,早在2018年,“120”與“110”就聯合簽署了《緊急醫療救援聯動合作協議》,并定期開展聯席溝通活動,這都為醫警的高效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對于“120”急救隊伍來說,一個“急”字代表了最富有特征最突出的工作性質,一個“救”字代表了始終堅持把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”當做工作信條,更好地服務于社會,一切為了人民,守護好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,努力踐行“健康中國”的美好愿望。